许多种类的岩石特别是那些粘土含量高的,在短期潮湿和风干反复作用下,容易发生崩解剥落现象,本实验就是用人为的机械方式模拟岩石天然的湿润及干燥过程,经过两个标准循环之后(对于较坚硬的岩石也可经三次或多次标准循环),岩石试样表现出的抵抗软化及崩解的能力,我们称之为岩石的耐崩解性。
岩石风化分两个方面:
1.物理风化:由物理作用引起的矿物岩石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。又叫机械崩解作用。 影响因素:温度变化,水分冻结,风力,流水,冰川的摩擦力等。 风化的结果使大岩石变成碎块,增大接触面,更利于化学风化进行。
2.化学风化 :岩石的矿物成分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。 主要因素:水、二氧化碳、氧气等 主要化学风化作用的类型有4个: 溶解作用:矿物在水中溶解的过程。造岩矿物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:方解石>白云石>橄榄石>辉石>角闪石>斜长石>正长石>黑云母>白云母>石英。 水化作用:矿物与水相结合。如赤铁矿变成褐铁矿。 水解作用:矿物与水相遇,引起矿物分解并形成新矿物。如正长石水解后释放出钾离子,变成了高岭石。 氧化作用: 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。使许多矿物和岩石表面染成红褐色。